huanlege

慈禧施妙计, 保护部分国宝免遭八国联军的劫掠

1900年6月初,八国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,6月17日大沽炮台陷落,7月14日天津又陷落,8月14日就攻到了北京城下。情急之下,慈禧决定西逃。


历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慈禧十分清楚,八国联军到了北京城肯定会任意劫掠她无法带走的金银财宝。八国联军中的士兵一旦有机会回国,会将抢的金银财宝运出国境,远销给美英等国家的商人。


临行之前的慈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她的财富,大致有三种:

一、藏在用砖砌成的夹层里

慈禧将所有的最珍贵的奇珍异宝装进一间特殊的房子,房子用砖头砌成双层空心墙,外层用旧砖砌成,看上去好像是破败的旧墙,旧墙的里面则是新墙,宝藏就存放在夹层。能否躲过洋人的抢劫,就只能靠老天保佑了。

二、投入多口井中

慈禧将其他珠宝首饰、金银餐具都捆扎成大小合适、携带方便的一个个包裹,然后分别扔在紫禁城内星罗棋布的水井中。

三、尽可能随身带走一部分


无奈宫廷财富太多,实在无法找到合适的藏匿之地,剩下的就只能任它们遭到八国联军士兵的劫掠和破坏。事实上,这部分被破坏的不在少数,比如永乐大典。

等到1902年,在外漂泊了两年的慈禧终于回到了北京。慈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着手修复惨遭八国联军破坏的紫禁城。她把逃亡前藏在井里的财宝从井中一一吊出,指挥手下拆掉金库的内墙,皇室的大宗财宝立刻就呈现在眼前。其中就包括玉白菜、红烧肉。


有多少洋人曾在金库附近咫尺之地活动多日,却料想不到这里竟藏有如此之多的财富!

虽然慈禧保护珍宝是出于一己之私,但可以肯定的是,她的行动无形中保护了许多国宝免遭八国联军的毒手。


良心发现:被八国联军抢走的国宝又送回来了


"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,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,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。它以建筑完整、仪器精美、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。


北京古观象台建于公元1442年(明正统七年),是世界上依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,同时也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。它以建筑完整、仪器配套齐全、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。


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\"观星台\",台上陈设有简仪、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,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。清代时观星台改称\"观象台\",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。


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,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,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。


早在公元1279年(元十六年),天文学家王恂、郭守敬等在今建国门观象台北侧建立了一座司天台,成为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溯源。


明朝建立后,于1442年(明正统七年)在元大都城墙东南角楼旧址上修建观星台,放置了浑仪、简仪、浑象等天文仪器,并在城墙下建紫微殿等房屋,后又增修晷影堂。此时观星台和其附属建筑群已颇具规模。

北京古观象台《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》之《时间历法》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时间历法的形成发展过程和主要研究成果。


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,德、法两国侵略者曾把这8件仪器连同台下的浑仪、简仪平分,各劫走5件。法国将仪器运至法国驻华大使馆,后在1902年归还。


1911年辛亥革命后,观象台改名为中央观象台,1927年,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,古观象台不再作观测研究,于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。


德国则将仪器运至波茨坦离宫展出,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,于1921年装运回国,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。



玑横抚辰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北侧东端。仪重5145千克,仪高3.379米。公元1744年皇帝视察观象台时,看到台上天文仪器均为西洋的构造,随下令按中国传统的浑仪结构建造一架占仪。于公元1754年制成。1900年该仪曾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,于1921年归还中国,重新安装在北京古观象台上。


1931年\"九一八\"事变后,日本侵略者进逼北京,为保护文物,将置于台下的浑仪、简仪、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。这7架仪器在分别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。


北京古观象台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于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。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。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、高级官员和科学界同行如英国首相布莱尔、比利时首相伏斯达等都曾慕名前来参观考察。"


热度(3)